首页 >> 学院新闻 >> 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教师受邀参加2024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做专题报告
日期:2024-12-30 15:21:37  发布人:体育学院  浏览量:102

12月28日,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西南大学举行,重庆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何晓波、四川省体育局二级巡视员文碧伟、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成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舒为平等领导和来自川渝两地体育产业的政产学研代表等50余位嘉宾出席,共同探讨如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川渝力量,大会开幕式由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杰主持。我院教师张晓芳、刘燚、黄娟、陈仁骥、刘辉武受邀参加并进行专题汇报。

image.png

王进军在致辞中对参会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体育工作成绩。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激发成渝地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增进政产学研合作,为体育强国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image.png

舒为平对川渝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成绩、机遇、问题和挑战作了总结和梳理,并对成都体育学院办学情况进行了介绍。他呼吁高校群英、业界同仁、兄弟院校、会员单位加强合作,凝聚共识,开拓新路,共同绘制体育双城记的美好蓝图,将川渝高校体育产业联盟打造成为区域体育事业发展新平台、体育文化交流的新桥梁和对外合作的新窗口,为区域经济提升注入更多创新动力与发展活力。

image.png

文碧伟在致辞中介绍了川渝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丰硕成果,希望发挥川渝两地体育及相关院校在咨政功能、人才培养、科技支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何晓波分享了川渝两地体育部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建设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成效,肯定了联盟的积极作用。他希望川渝两地体育部门携手共进、开拓创新,继续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高地,奋力谱写川渝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image.png

在大会主题报告中,成都体育学院杨强教授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况与成效》主题报告,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成效做了全景式扫描,并介绍了即将出版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4)》主要内容。

image.png

四川锐丰西蜀科技有限公司薛凯董事长作《声光视讯:破场馆微澜,聚城势赋能,智领体育产业新潮向》主题报告,聚焦市场需求驱动场馆新态势、商业赋能赛事与场馆运营、跨界融合推动文体旅多元发展和场馆智能化赋能体育产业升级。

image.png

重庆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陈颇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培训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主题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阐释了体育培训企业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中肯的对策建议。

image.png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晓灵作《向“新”而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多维解读并从出场语境、内在机理、推进困囿、实践路径四个维度详细阐释了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在随后的联盟单位工作交流会上,主持人黄晓灵、柳伟介绍了联盟工作开展情况,联盟单位与战略合作单位依次交流发言,表达对联盟的支持与期待,希望联盟在推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发挥高校骨干力量,共同推动川渝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image.png

下午的分会场举行了论文报告会,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产业”“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全民健身、文体旅融合”“新质生产力与体育赛事、体育文化”三个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为成渝体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学校体育学院分会场(体育楼101教室),体育学院教师张晓芳做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研究》提出识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民健身事业上也面临着区域协同发展不足、运动场地资源共享程度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低等问题。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民健身事业的协同发展,需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协同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区域壁垒,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打造“体育+”产业生态圈;探索不同消费人群的体育需求差异化供给。

image.png

学校体育学院分会场(体育楼109教室),体育学院教师刘燚在会上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分析》报告,表明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争对性提出:通过加强区域协调、完善产业协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业融合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健康生活做出贡献。

image.png

学校体育学院分会场(体育楼106教室),体育学院教师黄娟做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武术套路赛事文化传播路径与效果评估提出武术套路赛事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显著提升了公众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image.png

学校体育学院分会场(体育楼106教室),体育学院教师陈仁骥做题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文化力赋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现实挑战与践行方略》的专题报告。研究在新质生产力理论视域下探讨文化力基本概念,在丰富文化力理论体系基础上深入剖析文化力赋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生成机制以及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为民族传统体育现代文明转型提供新的思考。随着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突破,文化力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image.png

学校体育学院分会场(体育楼106教室),体育学院教师刘辉武做题为重庆体育赛事经济发展现状及消费升级策略研究提出在体育赛事产业方面,成渝均非常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成都在职业体育赛事、竞技体育赛事领域,尤其是赛事名城建设上效果显著。在国际性和全国性体育赛事数量上成都优于重庆,而重庆在群众户外运动基地建设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群众体育领域两地均发展比较好,重庆在举办职业赛事领域有所欠缺,在联合举办赛事级别较低,赛事品牌文化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

image.png

点击数:102收藏本页